2022年的行程已经过半,现将我国金币市场2022年上半年的运作状况简报如下。
本报告最重要的包含:贵金属价格趋势、增量市场、存量市场和拍卖市场运作状况等内容。作者对各项数据仅进行了简单概括和思考,读者可通过你自己的认识进行更深入解读。
(一)受到复杂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地理政治学冲突影响,2022年上半年国际贵金属价格整体上处于先冲高后回落的震荡下行态势,到6月底基本处于上半年的价格低点。
(二)2022年6月与2021年12月相比,由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上升5.16%,国内贵金属价格的下行幅度小于国际贵金属价格的下行幅度。国内贵金属价格2022年6月与2021年的加权均价相比:黄金下降1.91%,白银下降12.57%,铂金下降9.32%,钯金下降10.15%。
(三)在我国现代贵金属币(以下简称贵金属币)内部,由于不同板块的贵金属变动成本溢价率差距较大,贵金属价格变化对这些不同板块的市场交易价格(以下简称交易价格)也会产生程度不同的影响,因此贵金属价格变化也是观察我国金币市场内部动态的重要视点之一。
关于熊猫金银币国内销量的变化,从可比性出发,主要是通过2022年号(2021年10月至2022年6月)销售的总重量与2021年号(2020年10月至2021年6月)销售的总重量作对比,简称2022年号与2021年号同期对比。
普制熊猫金银币一般也称为投资币,是我国金币市场权重最大的板块。截止到2022年6月,普制熊猫金银币国内销售总重量2022年号与2021年号同期相比的变化数据见图2。
(1)国内销售普制熊猫金币的总重量,2022年号与2021年号同期相比增幅23.80%。
(2)国内销售普制熊猫银币的总重量,2022年号与2021年号同期相比增幅12.98%。
截止到2022年6月,2022年号精制熊猫金银币国内销售总重量与2021年号同期相比的变化数据见图3。
(1)国内销售精制熊猫金币的总重量,2022年号与2021年号同期相比增幅162.29%。
(2)国内销售精制熊猫银币的总重量,2022年号与2021年号同期相比增幅18.13%。
3.综合以上数据,在熊猫金银币各个币种中,2022年号与2021年同期相比,国内销售的总重量均有程度不同增长。分析问题大多应该与图案设计、销售渠道、销售方式和宣传推广等因素的创新有关。当然,由于受到疫情影响,销量增长也受到一些抑制。
目前距全年结束还有半年时间。虽疫情逐步缓解,对继续扩大熊猫金银币的销量将是有利的,但是贵金属价格的下行走势对继续扩大销量又有可能形成掣肘。熊猫金银币是我国金币市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2022年号熊猫金银币大部分币种的销售规模能否好于2021年号,值得关注。
在2022年上半年发行的纪念币中,金币4种,银币6种,共计10种。在这些币种中,除“2022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中的“兰桂齐芳”60克银币按公告量70%铸造外,其他币种的实际铸造量与公告量相同,共计铸造金银币27.90万枚(重5.205吨)。其中金币4.5万枚(重0.165吨),银币23.4万枚(重5.04吨)。
(1)与零售价相比,两个项目的市场行情报价整体平均上涨11.32%,其中“第19届亚洲运动会金银纪念币”上涨42.01%,“2022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上涨0.42%。
(2)与零售价相比,在两个项目中,不同币种的市场行情报价涨跌互现。其中高于零售价和跌破零售价的币种各5种,上着的幅度最大的是“第19届亚洲运动会金银纪念币”的5克银币,幅度为73.33%;下跌幅度最大的是“2022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的15克银币,幅度为12.33%。
3.综合以上数据,①从已经发行的两个纪念币的情况看,市场行情报价整体上升平稳,但与零售价相比,内部涨跌互现。其中特别是在“2022吉祥文化金银纪念币”的7种纪念币中,有5个币种在零售价下方运行,市场关注度不足。②新品纪念币项目发行后的市场行情报价运行状态趋势,是评价这些项目市场关注度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般规律看,新品项目市场行情报价高开未必是好事,平开运行也未必是坏事,它们还需接受市场更长时间的检验。
2022年上半年,上金所共有117个交易日,30克普制熊猫金币在上金所实现单向交易510枚,单向交易金额608.66万元,交易手数433手。
在30克普制熊猫金币的挂牌交易中,交易价格水平:①与金价相比,升水的中位数为1.61%。②场内对比场外差价率的中位数为0.46%。
如图4所示,目前30克普制熊猫金币在上金所挂牌交易的活跃度仍然不尽如人意。
2022年上半年的市场行情报价变化幅度是指2022年6月与2021年底相比的结果。为简化起见,市场行情报价的对比以在拍卖市场中成交量最大的69级品相为计算基础。到2022年6月底,69级品相的币种共有1796个币种实现交易,其中与2021年底相比具有对应价格的币种共计1732种,占全部贵金属币总数的69.56%,因此以下数据为这些币种的对比数据。虽然这些币种的价格变化不是全部币种的运作状况,但应该具有一定代表性。
(1)2022年6月与2021年底相比,存量市场大盘微弱上涨1.47%,其中投资币(普制熊猫币)下跌1.16%,纪念币上涨5.06%。
(2)在存量市场大盘市场价总值的变化中,投资币的负向拉拽力为0.453,纪念币的正向拉升力为1.453。
(1)在存量市场的计算币种内部,市场行情报价呈现涨跌互现格局。其中上涨币种1,106种,占比63.86%,下跌币种626种,占比36.14%。
(2)在存量市场的计算币种内部,2022年6月与2021年底相比,价格持续上涨币种的升值幅度为12.54%,对大盘市值的正向拉升力为3.874;价格下降币种的贬值幅度为7.78%,对大盘市值的负向拽力为2.874。
(3)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到2022年6月,在存量市场中币种上涨的总动能大于下跌的总动能。
(1)在投资币内部,投资金币的市场行情报价下跌1.05%,对大盘市值的负向拉拽力为0.343;投资银币的市场价格下降1.68%,对大盘市值的负向拉拽力为0.110。
(2)受到贵金属价格下行影响,投资金币和投资银币的市场行情报价紧随下行,凸显投资币与贵金属价格变化的关联性。
(1)2022年6月与2021年底相比,不同贵金属材质板块的市场行情报价上涨幅度分别为:钯币6.68%,金币5.44%,银币4.70%,铂币4.41%,双金属币3.80%。
(2)虽然不同贵金属材质板块的市场行情报价上着的幅度不同,但是由于它们在存量市场中的权重不同,因此在存量市场大盘市场价总值的变化中显示出不同贡献,它们分别为:金币0.783,银币0.635,铂币0.017,双金属币0.012,钯币0.005。
(3)数据显示,纪念金币和纪念银币的市场行情报价变化对存量市场的走势具有重大影响。
为简化起见,本报告仅选择了如图9所示的典型板块,它们的详细数据见附表2。
(1)市场价格上着的幅度最大的板块分别为:“第一轮生肖8克金币”为35.37%,“一盎司生肖金币”为19.30%,“老精稀”币种为17.57%,“1979年至1999年发行的币种”为12.62%。
(2)这次我国金币市场从底部反弹是从2021年开始的,如果从2021年累计计算,上述板块的市场价格上涨幅度分别为:“第一轮生肖8克金币”为77.63%,“一盎司生肖金币”为39.59%,“老精稀”币种为33.93%,“1979年至1999年发行的币种”为30.12%。
(3)在存量市场的纪念币中:①“5盎司-150克银币”“新精品”和“5盎司-150克金币”板块的市场价格变化幅度在5.43%至5.21%之间,属于小幅上涨。②“1公斤银币”和“2000年至2011年发行币种”板块的市场价格属于微幅上涨。③“2012年至2021年发行币种”和“1公斤金币”板块的市场价格仍呈现于小幅下跌。
(4)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支撑存量市场中纪念币市场行情报价上涨的最主要动力是1979年至1999年期间发行的精品币种,其中受到市场普遍关注的精品板块的表现尤为突出。
我国金币市场在2011年曾经达到上一次牛市的顶点。2011年之后,经过9年深度调整,市场行情报价2021年开始企稳回升。在2022年上半年,部分精品币种继续加速反弹。在这次反弹过程中,有多少币种的市场价格已经高于2011年牛市的高点呢?
下面的数据以2022年6月底的69级品相币种市场价格为计算基础,它们与2011年69级品相币种具有对应价格的共有1,309种。在这种假定条件下的对比结果见表2.
1.在可对比的1,309种纪念币中:①共有334个币种的市场价格已经高于2011年牛市的高点,占币种总数的25.52%,占相应市场价总值的30.27%。②除此之外,还有975个币种的市场价格仍低于2011年牛市高点,占币种总数的74.48%,占相应市场价总值的69.73%。
2.在市场关注的老精稀币种中:①共有107个币种的市场价格已高于2011年牛市高点,占币种总数的8.17%,占相应市场价总值的8.38%。②除此之外,还有262个币种的市场价格仍低于2011年牛市高点,占币种总数的20.02%,占相应市场价总值的12.42%。
3.数据显示:市场之手已经发现了一些超跌的精品币种,并开始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呈现这些币种的价值回归过程。②由于这次市场开始启动的时间较短,有些币种的市场价值仍有待发掘。
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存量市场内部市场价格变化的最主要特点是走势分化。这种分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投资币与纪念币的分化:从整体上观察,由于投资币的贵金属变动成本占比较高,在贵金属价格变化拉拽下,投资币的市场价格整体上呈现下行态势,而贵金属价格变化对纪念币的整体影响相对较弱。
(2)纪念币内部币种的分化:在纪念币内部并未出现全部币种市场价格的普遍上涨,而是出现了分化走势。①被市场普遍认同的精品,继续2021年走势,在钱币品相带动下,市场价格继续上行,其中特别是1999年之前发行的一般规格精品金银币上着的幅度较大。②尚未被市场普遍认同的普通币种市场行情报价变化不大,甚至2012年至2021年发行纪念币的市场价格整体继续下行。③上着的幅度较大的币种主要是“绝对价格”相对较低的币种,而“绝对价格”较高的币种市场行情报价尚未全面启动。
从整体的收藏品市场看,在社会资金总量增长和市场之手带动下,不少精品收藏品的市场行情报价已经从底部开始反弹。其中特别是在古币、机制币和邮票等板块中精品品种市场行情报价大幅上涨带动下,形成了贵金属币精品币种上涨的重要外因。
我国金币市场在经过长达九年的熊市调整后,一些精品币种的市场价值已经处于超跌状态,在价值规律和市场预期作用下,一些资金(包括新增资金)已经开始进入市场,收藏投资群体重新聚集。这些因素是引发贵金属币精品在2021年基础上继续上行的最大内因。
在2021年市场启动基础上,2022年上半年贵金属币存量市场继续变化,与此同时也存在制约市场继续发展的难点和困点。
(1)市场价格决定于供需关系,供需关系的本质是入市资金。面对资本带动的市场,既要看到理性资本的正向作用,也不能忽视非理性资本的负面影响。在近来一段时间内的金币市场中,资本的投机炒作开始凸显,有些币种在短期内涨幅偏大,币种的换手率和平均持仓成本与市场价格变化尚不匹配,同时偷换概念、虚假交易、违反诚信和坑蒙拐骗等市场乱象也有出现。市场规律已经不止一次告诉人们,非理性资本的投机炒作仅仅能够决定市场价格巨动,不决定线)从目前市场运行状况看,贵金属纪念币市场价格的新变化主要反映在部分“绝对价格”相对较低的币种方面,不少“绝对价格”较高币种的市场价格并未发生明显上涨,大量币种的市场价格距离市场高点尚有一段距离,不少料价币在继续接受市场检验,我国金币市场的全面复苏尚需更大资金支撑和共克时艰。
(3)贵金属币特别是其中的纪念币,在市场中生存的基础是它们的文化价值。在当前金币市场中,普遍存在投机成分大于收藏成分的价值失衡状态,市场交易往往把贵金属纪念币当成赚钱的筹码,深入挖掘其文化价值不足。如何深入发掘和宣传贵金属纪念币的文化价值,大幅提高贵金属纪念币在整个收藏品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努力扩大在圈外的吸引力,将收藏与投资有机结合,遏制投机炒作,将是我国金币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正确之路。
我国金币市场的交易形式和场景多样,主要以撮合定价为代表的拍卖交易是其中的重要交易形式。
本简报2022年6月贵金属币的拍卖市场数据由境内外22家拍卖公司举行的337场线上及线下拍卖会统计数据计算形成。
1.2022年上半年贵金属币拍卖成交总额折合人民币1.58亿元,与2021年同期相比提高5.48%。
2.2022年上半年贵金属币拍卖成交3.33万个成交单位,受到疫情影响与2021年同期相比较少17.70%。
1.从拍卖金额的月度变化看,1月份是拍卖金额的高点,受到疫情影响4月份是最低点,5月和6月开始逐步回升。
2.从拍卖单位数量的月度变化看,1月份是拍卖单位的高点,受到疫情影响4月份是最低点,5月和6月开始逐步回升。
(三)线年上半年,贵金属币线.近年来,线上拍卖逐步成为贵金属币拍卖市场的主体。2022年受到局部地区疫情影响,这种变化趋势更加明显。
(四)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2022年上半年,受到局部地区疫情影响,现场拍卖和有些地区的线上拍卖暂停;由于受到物流效率降低等因素影响,有些仍在经营的线上公司的拍卖量也有所下降,形成4月份拍卖交易量的低点。随着部分地区疫情逐步缓解,5月和6月的拍卖交易总量开始回升,现场拍也恢复举办,整个贵金属币拍卖市场正在逐步恢复原有的生机与活力。
纵观2022年上半年我国金币市场的发展动态,既有新的亮点和发展进步,也存在制约市场发展的问题和短板。人们期盼在调动2022半年市场积极因素的基础上,不断努力解决影响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难点和困点,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金币市场的负面影响,用实际行动迎接我国金币市场2022全年发展的新成绩。